4月10日央视《焦点访谈》对农村电商进行了专题报道,直指农村电商味不“农”。《焦点访谈》的调查报道认为,农村电商存在工业品下行易,农产品上行难——能帮助村民买到更物美价廉的商品,方便群众;不过丰富的特产、优质的农产品却难以卖出去,农民挣不了钱,与助力农产品销售、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初衷相距甚远,农村电商还“味不农”。
既让工业品走进农村,又让农产品卖到城里,确实是农村电商发展的理想状态。但农产品上行难也并非什么新鲜事,报道所提的“不农”也意指于此。虽然相比于农村的现实和农民的需要而言,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,并没有因为农村电商的存在而得到根本性缓解,依然任重道远。不过,更应承认的是,造成农村电商“农味不浓”的主要原因,是长期的二元结构之下,城乡之间、工农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。
农村电商发展面临诸多瓶颈,首先最突出的是受传统交易模式的影响,农民的网络意识和电商素养不强,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在有的地区农村劳动力多为“386199”(留守妇女、留守儿童、留守老人)部队,电商意识相对较差。其次,农村基础设施薄弱,交通不便影响了物流的发展。农产品上行比工业品下行对物流要求更高,配送分散且成本高,更是一大瓶颈。再次,农产品标准化问题比较滞后。用专家的话来说,如果没有龙头企业、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生产适合电商销售的产品,电商也会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。最后,农村电商人才缺乏成为最大的羁绊。电子商务需要从业者除了懂电脑,还应懂管理、善交流、会经营,除了保障日常运营,还得专业化开发市场,若没有较为优厚的政策扶持,“三农”基础薄弱、先天不足、差距巨大的状况,就始终难以得到改善。
要让农村电商实现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的双向高效流通,不宜单纯指望从事农村电商的平台与商家。应当先厘清责任边界,避免把公共责任与市场行为混为一谈。平台、商家、政府、农民要实现“多方联姻”与“抱团取暖”。地方政府要创新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,充分运用财政扶持手段,打造龙头企业、合作社、家庭农场,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,加大农产品集中交易与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农村物流体系网络建设。以政府为主体来引导和带动,充分发挥市场决定和企业参与的作用,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合力。当农村电商发展之路越来越顺畅,应该终将化蛹为蝶。